gg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内容

声乐同频,铜鼓唤起中国与东盟文脉记忆

时间:2024-08-25 10:44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6388   

“我借这天地的秀美,和世界交朋友,让你听万里的山河,唱千年的大歌……”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主题MV《和世界握手》中,来自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走进贵州榕江县三宝侗寨,走进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唱响大歌敲响铜鼓。

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特殊乐器,也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物。它发源于云南,随着民族的迁移和文化交流,传播到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铜鼓文化。

2007年,当时在读博士的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研究员韦丹芳前往老挝,调研当地的铜鼓。“他们会把世代收藏的铜鼓珍藏在谷仓中,在祭祀等仪式中使用。”韦丹芳说,自那时起,她爱上了纹饰精美的东南亚铜鼓,相关研究两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2007年,老挝琅南塔省博物馆馆长向韦丹芳展示铜鼓上的纹饰与当地植物的相似度。新华社发

在《东南亚铜鼓研究》一书中,万辅彬和韦丹芳在田野调查和考古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与东南亚传世铜鼓的工艺特点与联系,并依据对湄公河流域与红水河流域铜鼓丰富的田野调查,提出了铜鼓文化圈的概念。“目前在贵州、广西和越南民间使用的主要是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命名;在老挝、泰国、缅甸民间使用的主要是西盟型铜鼓,以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仍在流传使用的铜鼓为代表而得名。”韦丹芳说。

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蒋英长期从事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学、贵州少数民族铜鼓音乐舞蹈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年前,他整理出濒临失传的布依族铜鼓乐谱“十二则”。

8月11日,蒋英在贵州省雷山县大塘镇居民家中寻访铜鼓。新华社发

“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在民间使用铜鼓的有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毛南族、畲族、壮族、侗族8个少数民族。”蒋英说,这些少数民族有跟铜鼓相关的传统音乐类和传统舞蹈类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贞丰县和镇宁县的布依族铜鼓十二调、雷山县的苗族铜鼓舞、平塘县的毛南族打猴鼓舞和荔波县的瑶族猴鼓舞。

“让人兴奋的是,贵州村寨里保存铜鼓的老人和不少青年都能熟练地演奏,大家随着铜鼓节奏翩翩起舞。”蒋英说。

“流行于湄公河流域的铜鼓鼓壁薄,纹饰演变吸收了当地文化,虽然主要不是用来敲打,但与流行于红水河流域的铜鼓一样,在一些官方庆典和民间活动中广泛使用,它们同源异流却一脉相承,形成跨越国界的铜鼓文化圈。”韦丹芳说。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铜鼓学术研讨会等交流广泛,“中国—东南亚铜鼓”丛书也不断上新。贵州、广西等地学者的研究了当地和东南亚国家铜鼓的纹样,发现铜鼓上的太阳纹、云雷纹、翔鹭纹等都是共通的,这些印记述说着中国与东盟文脉相亲、地缘相近的人文历史。

越南国家社会科学与人文中心考古学院专家阮文好认为,越南早期铜鼓受到了中国南方文化的影响,比如越南东山铜鼓上的乐舞纹,体现了东山先民的萨满仪式,这是受到战国时期中国南方移民的影响。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阳路边音乐会·青春丝路”演出活动中,悠扬动听的布依族“八音坐唱”在鼓等八种乐器伴奏下拉开序幕,中国与东盟学子通过音乐合唱、民族歌舞、非遗市集等交流,共谱文化交流新乐章。

“从距今2700多年的云南万家坝铜鼓,一路走到今天的乡野田间,这个跨越国界的铜鼓文化圈,有了民间持续的文化、音乐、教育等领域交流,未来将继续成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纽带,在文化经贸等交流合作中发挥作用。”韦丹芳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